网站首页 >>产品评测 >>硬件 >>
KORG KROSS 合成器详细评测
发布时间:2014-10-08编辑:DanceSmile阅读()
刚拿到琴的时候我确实感到震惊,甚为担忧,缘由是实在太轻,怕塑料感太强没有安全感,我想这也和我本人容易缺乏安全感有关系,因此我自用的设备都是大的重的样子看上去能吓唬自己吓唬别人的,自认为这样弹奏时会踏实一些舒心一些,所以我对KORG KROSS一开始的感觉实在不好。试想一下,一台可以称为音乐工作站的合成器可以做到只有4.3公斤(61键)。而且因为琴体设计有提琴把手,所以女生单手拿起轻而易举,男生最多两根手指。实在忧心仲仲,特别是键盘手感(Touch)和做工(Quality)会不会稍减到超市里那些儿童玩具电子琴的程度?当我开箱后再开机,再弹奏,这样的感觉就彻底消失了,因为KORG KROSS仍然保持良好的做工和优质的音色,没有把“减低成本为的是通过推出过渡琴去分市场份额”这一概念放到KORGKROSS身上,很庆幸,我这样缺乏安全感的人在KORG KROSS面前也会觉得自在。确实不得不称赞一下这次KROSS的工程师和设计师,这次连音色叠加(Layer)和分割(Split)键都设计在面板上做一键操作,甚至连STEP编曲机功能都移植到面板上,我算是一个对设备特别挑剔的人但KORG KROSS真没有让我失望。
先说说外观,从下图可以看到在“屁股”最左侧位置的KORG LOGO中的“R”里面加入了蓝灯,让整个琴瞬间时尚起来,话说这个设计其实从KORG KROME就开始,但是KORG KROME的LOGO因为在太靠中间,导致它的这小蓝灯不太显眼。别小看这一小灯,特别是在漆黑的舞台上异常耀眼,使您光彩夺目。整个琴身为塑料材质,除了“提琴把”是铁杵外,面板为塑料反光板。KORG KROSS一共有52个按钮其中13个没有按钮灯,意思是大部分的按钮按下去都会发出红色的灯光,KORG KROSS的LOGO在琴的背部以暗黄色呈现,之前的KORG KRONOS和KORG KROME都是白色的,而且它们的按键灯也是白色,可以看出KORG KROSS已经开始慢慢脱离这一套设计寻求新的想法。这个红色按键灯和琴身底部的颜色是一样的暗红色,因此看起来十分舒适美观。整个琴以黑色为主题,黑红的配搭在色彩心理学中是能使人感觉到平和冷静和思维清晰。
我们先从外到内的方式来介绍一下KORG KROSS吧。上图是本人刚到手实拍的第一张照片,可见LOGO字体带暗黄色,这可不是灯光问题,不过这么巧合当天我也穿黄色衣服,房间墙壁也是淡黄的油漆墙,所以看起来特别黄。为了避免有色差,特意把琴带到朋友家重新拍了一套。下图可见,因为阳光充足清晰度增加,我们可以看到KORG KROSS的大致原貌,两侧是带有弧度的底部设计,从两边看起来有明显的“折型”位。面板是反光板,其余是磨砂塑,层次非常分明。
我特意把NORD ELECTRO 4D拿出来一起拍照的,从上面两图中可以看到,无论是颜色搭配还是整体布局,KORG KROSS的外观档次一点不比NORD ELECTRO 4D差。当然这些都是见仁见智的,可要知道价格只是NORD ELECTRO 4D的三分一不到。当然从按键设计很容易看出KORG KROSS是音乐工作站,NORD ELECTRO4D是舞台键盘,两台完全不同类型的东西在此就不去相提并论了。下面看看近距图,第一张是电池糟,适用于6节AA碱性或镍氢电池(可连续使用四到五小时),第二张就是“手提把”,搬运挪动演出实在超级无敌方便,第三张是监听耳机的插孔,按照KORG的习惯安排在琴键左下角,采用3.5mm立体声小插孔让你随时随地只要有耳机就能进行监听演奏。加上4.3公斤的重量真的是无愧于“当今最便携的音乐工作站”这一名号:
后面板的插孔由右到左是:线缆挂钩,电源输入(直流9伏),电源开关,音频输出,音频输入,USB,SD卡,MIDI插孔和三个常规踏板插孔,应有的都有。而且不像某些型号插孔在后面板中间,而是设计在后面板中间两边,这样布局好处就是可以让你放在飞机架上,不与飞机架中间的核心柱有冲突。其中电源有一个自动关机功能,当键盘和面板按钮长时间没有使用时KORG KROSS将会自动关闭。音频输入是一个MIC IN插孔用来连接麦克风或者吉他的,一个线 IN插孔是用来连接外部输入的音频连接设备(下面介绍录音时有介绍到此功能操作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