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>产品评测 >>硬件 >>

能运行VST插件的硬件宿主--Receptor 评测

发布时间:2011-03-19编辑:DanceSmile阅读(

Banner


     Receptor包装


     Receptor

    毕竟Receptor是一个全新形式的产品,在评测开始之前,我先用问答形式来让大家快速了解Receptor吧:

    Receptor是什么?

    一个硬件,准确的说是一台有着主板、CPU、内存、硬盘的小电脑。它内部运行着专门开发的Linux系统,专门加载VST效果器和VSTi虚拟乐器插件。为你的电脑减轻负担??所有VST都可以从电脑解放到Receptor运行。

    谁适合使用Receptor?

    • 整天抱怨电脑不稳定的人
    • 对电脑有恐惧而又想用插件的人
    • 用惯了硬件音源的人
    • 喜欢一开机马上投入工作状态的人
    • 幻想着运行VST不占电脑资源的人

    如何使用Receptor?

    方法一:像硬件音源那样用。通过MIDI线连接Receptor和电脑,在电脑的音序器里调用16个Receptor的MIDI通道,声音由Receptor通过音频线输出到调音台出声。

    方法二:像DSP处理卡那样用。通过网线连接Receptor和电脑,在电脑的音序器里调用加了Receptor外壳的VST效果器/VSTi虚拟乐器,声音由Receptor通过网线送回电脑,由你的声卡出声。

    方法三:像吉他效果器那样用。Receptor前面板有吉他输入接口,通过调用VST的吉他效果器插件,就可以演奏了。

    Receptor能运行多少VST?

    看你运行的是什么VST了。总的来说跟同配置的电脑运行数量差不多,但加载音色速度快,而且绝对稳定。

    Receptor能运行我所有的VST?

    否。目前常用的VST里大概有一半并不支持,而且越新出的VST,不支持的可能性越大,你需要等待Receptor的升级来支持新出的VST。(小声的说一句,只要是Receptor支持的VST,不管正版盗版均可以在Receptor里运行……)

    如何把VST装到Receptor里?

    把VST的DLL文件复制到Receptor硬盘里即可。如果是采样音色的VST,还要把音色复制到指定目录里。注意,只能用PC电脑连接Receptor来安装VST,苹果电脑只能连接Receptor演奏,而不能安装VST插件。

    那如何卸载VST呢?

    很简单,不必连接电脑,直接在Receptor面板上操作就可以随时删除不需要的VST插件。

    Receptor有内置一些VST吗?

    最重要的就是它内置了正版的巨人音色(East West的Colossus)。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比较实用的免费软件了。

    Receptor的价格?

    官方报价16000。为什么比买同等配置的电脑还贵呢?别忘了Receptor可不只是一个电脑,还有自己写的操作系统,内置的声卡,可以直接在面板操作的功能等等……

    细看Receptor:

    它的前面板布局有点像Triton Rack:


     Receptor正面,点击放大

    其中前面板可以直接连接吉他输入或者耳机输出。虽然Receptor屏幕不大,但足够我们直接在这里操作所有参数的。包括度取音色、选择VSTi虚拟乐器,选择VST效果器、编辑VST的参数,调节各个通道的音量等等,所有操作都可以在这里完成,而且并不麻烦。


     Receptor背面

    Receptor背面俨然就是电脑的模子。显示器接口、鼠标接口、键盘接口一应俱全,但其实你可以不必接显示器、鼠标键盘,通过网线可以在你的电脑上遥控操作Receptor。4个USB 2.0接口可以直接连接MIDI键盘或MIDI控制器,不需要驱动,就可以演奏,这比普通的硬件音源通过MIDI连接键盘要省事一些,毕竟USB可以直接供电。

    音频接口方面是2进2出的平衡接口,那2个进的口可以将外部声音输入进Receptor,通过内部安装的VST效果器进行处理,相当于效果器了。数字接口方面还有2进2出SPDIF和一个ADAT输出。如果你对音源音质要求很高,ADAT完全可以满足你了。

    为了保证在如此紧张狭小的2U空间里能够稳定运行一个电脑系统,Receptor有两个大风扇一直在工作,加上Receptor内部的CPU风扇,这三个风扇一起工作的噪音确实显得大了点。

    Receptor就是硬件音源:

    首先,你可以把Receptor看作一个普通的硬件音源。虽然硬件音源用的人越来越少,但这是一个可以运行VST插件的硬件音源,意味着它有着无限的音色。


     Receptor连接显示器和鼠标,当成硬件音源使用的视频演示,在线观看


     直接在Receptor面板上完成全部操作,当成硬件音源使用的视频演示,在线观看


     绿色为MIDI线,红色为音频线

    当然,把你的这些VST插件安装进Receptor还是需要连接电脑的。在安装完之后,你就可以脱离电脑而单独使用Receptor了,面板上众多的按钮和旋钮此时就派上用场了。

    上面的视频已经详细说明了每个按钮的作用,并做了如何独立使用Receptor演奏的演示,文字我就不再写一遍了,大家看视频吧,这样更直观!推荐看第2个视频,因为直接在Receptor面板上操作完全没有任何问题,不必连接显示器和鼠标。

    Receptor就是VST的DSP运算卡:

    Receptor在刚一推出的时候,还不能当作VST的DSP运算卡使用,在06年才刚刚将UniWire功能加入进来,使得我们可以这么用Receptor了:


     Receptor当成VST的DSP运算卡视频演示,在线观看


     蓝色为网线,蓝色虚线为无线网络,绿色为MIDI线,红色为音频线

    这就是Receptor最强的UniWire技术,可以通过网线传输MIDI和音频信号。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一台路由器同时连接多台电脑+多台Receptor,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使用。如果你用的是无线路由器那就更爽了,满屋子跑的都是无线传输的MIDI和音频信号。

    你在电脑的音序器软件中,就可以看到所有Receptor上运行的VST插件,加载它们,直接演奏。你发出的MIDI信息就通过网线发送给Receptor了,Receptor运算并生成声音,再通过网线把音频信号传回电脑,依然由电脑的声卡发声。等于Receptor完全变成了一个运行VST的DSP卡,你的电脑只管跑音序,把脏活累活都交给Receptor就可以了,而且你完全感觉不到Receptor的存在,一切操作都跟在自己电脑上运行VST一模一样,除了不占用任何CPU资源以外。


     UniWire 1.1也开始支持Mac上的AU插件了

    世界就是这么不可思议。在我去搬Receptor的那天,UniWire还不支持Intel-Mac,我想我只能在PC上玩了。谁想到拿回Receptor的第二天晚上,Muse Research公司就发布了UniWire 1.1,不仅支持Intel-Mac,更是可以作为苹果下的AU插件在音序器里调用了。

    依然推荐大家观看上面的视频,我做了详细的演示,如何在电脑的音序器软件快速调用Receptor里的VST插件。大家就看视频吧,我展示几个截图就不码字了哈。


     通过网线,准备登陆,遥控Receptor


     Receptor主界面,点击放大


     Receptor设置界面,点击放大


     选择使用哪个VSTi,点击放大


     同时看到全部16个通道使用了哪些VSTi乐器和VST效果器,点击放大


     VST编辑界面,跟平常使用VST完全一样,点击放大


     Receptor就是一台电脑,在局域网中可以看到它(那个叫做MUSE的即是)

    关于网络性能:

    虽然千兆的路由器和网卡已经能够基本普及,但是很遗憾的是Receptor内置的是一块百兆网卡,即便你的电脑和路由器都是千兆的也白费。我们算一算,Receptor传输一路24bit/48kHz的立体声声音,需要占掉的网络带宽是:48000×24÷8÷1024×2=281KB/秒(理论值)。但是不要忘记100M的网卡理论的最大传输带宽是12500KB/秒,实际上一般只能达到5000KB/秒左右。5000÷281≈17,就是说Receptor最多最多只能传输17条通道的声音。哈哈,实际上Receptor最多只允许我们加载16个VSTi,所以将将好够用。


     传输一路24bit/48kHz的立体声声音实际所占用的带宽

    但是别高兴的太早,看上图,这是传输一路24bit/48kHz的立体声声音实际所占用的带宽,达到了375KB/秒。毕竟除了音频信息,Receptor还要传输MIDI信息、同步信息、各种内部控制信息等等。如此算来的话要想同时传输16通道声音就需要网卡能够传输375KB×16=6000KB/秒的数据。

   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,也证明了这一点,全部16条通道的声音通过网络传输还是有一些问题的,在没有用满16条通道的情况下,就产生爆音了??网络带宽不足以传输这么多通道声音的了。

    如果要全部发挥16通道,我想需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:

    • 一块出色的网卡
    • 网卡直接通过网线与Receptor连接,绝对不要使用路由器,当然更别想用什么无线网络
    • 在传输声音的时候不要去遥控操作Receptor,这样会占用大量网络带宽的

    Receptor就是小电脑:

   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,Receptor就是一台运行着自定义的Linux核心操作系统的小电脑。让我们拆开Receptor看看。


     Receptor内部拆解视频,在线观看


     Receptor内部拆解


     侧面再来一张

    可以看到Receptor内部有一块Micro ATX结构的主板,在上面插着CPU、内存、硬盘,PCI接口上则插着一块专门的音频接口。

    Receptor使用的是华硕A7V8X-MX SE主板,VIA KM400北桥芯片,VIA VT8235 CE南桥芯片,333MHz FSB Athlon XP 3000+的CPU。该主板内置6个USB 2.0接口,10/100 LAN网卡,S/PDIF数字输出接口(但Receptor并没有使用主板自带的SPDIF,而使用了自己PCI接口上的SPDIF接口,保证了音质)。


     华硕A7V8X-MX SE主板特写


     内部空间只够连接一块硬盘的


     VIA KM400北桥芯片,为保证散热还带散热片


     由于是Micro ATX结构的主板,所以只能插2根内存条


     只利用了一条PCI接口,连接了自己研制的音频接口


     PCI音频接口为Muse Research自己定制


     前面板显示部分由HANTRONIX公司制作


     主板上标出的型号


     CPU风扇,另外一侧连接一个导热槽,由机箱后面的风扇排出热气

    仔细观察定制的音频接口,可以看到使用了AK4524VF codec芯片,TerraTec的火龙使用的也是这块芯片,可提供双通道数模和模数的转换。由此可以看出Receptor的音质只能说在专业音频接口里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。


     AK4524VF codec芯片

    Receptor性能大测试:

    这估计是大家最关心的部分了。我实在找不到与Receptor配置一样的电脑,只好用我自己的电脑来与Receptor做对比了。虽然配置完全不同,但CPU和内存的大致差不多,也能说明一些问题。

    参赛选手亮相:

    • DIY电脑:Intel P4 2.6G超线程 + 2x512MB内存 + SATA硬盘 + Windows XP SP2 + Cubase SX 3 + PreSonus FireStudio 火线音频接口
    • Receptor:AMD Athlon XP 3000+ + 2x512MB内存 IDE硬盘 + 自制Linux系统 + 内置音频接口

    首先是看每个人最多能加载多少个z3ta+ VST插件(在回放不卡不爆音的前提下):

    • DIY电脑:9个
    • Receptor:11个

    再看看一起性加载16个z3ta+ VST插件的时间:

    • DIY电脑:16秒
    • Receptor:未知

    Receptor为什么是未知呢?读取超过自身能力的过多插件,使得它前面板显示屏幕失去响应。虽然可以使用,但屏幕看不到影象了,所以不清楚多久读取完的音色。这也使得我们发现了Receptor的bug:虽然机器的系统很稳定,不会死机,但显示屏幕却容易失去响应。

    比赛结果:与我们预想的差不多,Receptor比同等级别的电脑性能上确实有优势,但优势并不大。毕竟Receptor的卖点并不在性能多么强大,而在于稳定、方便。

    Receptor的幕后“黑手”:

    Receptor是由一个新公司开发的,叫做Muse Research,而且Receptor是它们唯一的产品。不过这家公司来头绝对不小:

    • 他们的CEO Chris Halaby是Opcode Systems的创始人之一。如果你玩MIDI够早,一定知道当时都是Opcode牌的MIDI接口,不过他们已经在1999年被Gibson吉他收购
    • 他们的核心研发人员曾经在EMU和BeOS公司都做过事
    • 他们在2003年10月3日,收购了大名鼎鼎的VST社区KVR,并把KVR创始人Ben Turl一同收归门下

    总结:

    优点:

    • 可通过网线传输MIDI和音频信号
    • 可直接在音序器软件中调用Receptor内部的所有插件
    • 可直接连接USB键盘
    • 可直接插入吉他
    • 全部参数都可在面板操作,方便演出使用
    • 内存和硬盘可自由替换
    • 可接USB硬盘扩展存储空间
    • 开机速度快,运行稳定
    • 赠送正版Ease West的Colossus“巨人”插件

    缺点:

    • 并不支持所有的VST插件
    • 相对07年的主流电脑市场,配置过低了
    • 只能插一块硬盘
    • 3个风扇加在一起的噪音过大
    • 100M的网卡速度有些落伍
    • 无法对加载的插件做automation自动化控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