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>

TC Electronic Studio Konnekt 48双火线音频接口

发布时间:1970-01-01编辑:DanceSmile阅读(

Banner
    Konnekt 24D系列是TC Electronic进入音频领域的头一炮,之后出现的Konnekt 8、Konnekt Live和Desktop Konnekt 6全部都是在Konnekt 24D基础上做缩减或小许改进的家族产品,TC Electronic当然不会靠24D吃一辈子,此次我拿到的Studio Konnekt 48可以说是旗舰级的TC音频接口了,从Powercore移植而来的DSP效果器当然依然保留,而除了更多更丰富的接口以外,TC Electronic又把他们在Synstem 6000运用娴熟的移动控制技术移植到了Studio Konnekt 48上??我说的就是Konnekt Kontrol小遥控台。 声卡之旅始于接口: Studio Konnekt 48有着多达模拟12进12出的接口(如图1、2),4个输入在前,8个输入和10个输出在后,另外前面还有2个独立的耳机输出(但有1路耳机输出与11/12输出通道共享,所以实际来讲还是12路模拟输出)。前面4个接口毫无疑问都是XLR/TRS混合的NEUTRIK接口,使用与24D一样的TC Impact II话放技术,可接话筒、线路输入和吉他,TC的话放就牛在不必你去设置吉他Hi-Z输入还是线路输入,它会自动判断出输入设备的阻抗,连接吉他后自动切换到高阻电路。 每个输入接口旁边都有一个20dB衰减的开关,但可惜的是每个接口旁边依然看不到独立的48V幻相供电开关,在最右边有一个统一的开关控制全部4个话放的48V幻相供电。如果说24D双话放同时控制幻相供电开关还情有可原,Studio Konnekt 48这四个话放依然没有独立控制能力可能在实际使用时会很难受。 Studio Konnekt 48其它接口就全部都在背后了。首先是8路TRS平衡输出(5-12输出通道),另外还单独提供了两个XLR输出接口(1/2输出通道)。数字接口方面则是两对光纤接口,在44.1kHz/48kHz时使用下面一对接口传输8通道音频,而在更高精度的88.2kHz/96kHz时则需要通过SMUX模式工作,联合下面的一对光纤接口实现8通道音频。如果你只需要4路数字音频就够了,那么这两对光纤接口也可作为4进4出SPDIF使用。如果你的其它设备使用同轴而非光纤SPDIF,TC也为你考虑到了,很周到很全面的数字接口设计。 背面其它的接口就是一进一出MIDI接口,和一进一出字时钟了,这也是第一款配备了字时钟的Konnetkt声卡。TC的Advanced Clock Recovery技术可以保证在Studio Konnekt 48一旦失去外部同步字时钟信号时立即切换到自身的字时钟继续运做,保证整个系统不会傻了吧唧的停下来干等。当然Studio Konnekt 48也使用了TC的JET技术,最大程度的降低jitter提升音质,所以我建议在没有独立时钟发生设备的情况下,所有设备还是同步Studio Konnekt 48的时钟更有保证。 另外Studio Konnekt 48有着双火线接口,你可以串接其它的Konnekt声卡,通过TC的NEAR技术,实现多Konnekt卡并成同一块声卡来使用。虽然苹果系统不用NEAR技术就可以做到,但NEAR技术还可以把Konnekt卡的DSP资源也串起来,比如你把Studio Konnekt 48和Konnekt 24D一起联起来,两卡的DSP资源共享,在《TC 声卡家族大对比:Konnekt 24D、Konnekt 8、Konnekt Live》一文中有NEAR技术的实践,可以参考。 回到前面板,这里还有两路耳机输出,它们完全独立于整个声卡的8路模拟音频输出,可通过耳机输出接口下面的旋钮独立调节音量,但耳机输出通道不可自定义,必须是3/4和11/12输出通道。但3/4是完全独立的输出通道(可以让DJ做cue out),而11/12则是共享的输出通道。所以说Studio Konnekt 48还是一个模拟12出的音频接口,XLR输出(2个)+TRS输出(8个)+3/4通道耳机输出(2个)+11/12通道耳机输出(0个)=12个,有点晕……估计TC也是怕我们晕了,所以把电路图画在了声卡上。 回到前面: 在1U大小的空间里搞出这么多花样,确实很让人惊讶。更惊讶的是在设备的前面居然还为12路模拟输入设计了5段电平表!当然TC也有妥协:5-12路电平表以立体声形式表示,而且说实话,电平表看起来太过拥挤。TC又在拥挤的电平表上面加上了ADAT、SPDIF(同轴)、TOS(光纤SPDIF)、MIDI、火线指示灯。 在第一次开机的时候电平表会组成TC字样,很搞~~~~ Kontrol小控制台: 机架式音频接口有一个大问题,就是它始终躺在机架上,你要调个输入增益就必须起身凑到它跟前操作。于是很多人通过去掉面板上的旋钮,而把它以虚拟形式放到控制软件上,美其名曰为用户考虑,我看其实是为了削减成本。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像Studio Konnekt 48那样,做一个小控制台,放在录音师前面的桌子上。Studio Konnekt 48的小控制台叫做Kontrol,它与System 6000的控制台一样,都通过网线连接,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延伸到很远,而且也许在将来有可能升级成无线网络控制(目前还是个梦)。 Kontrol小控台虽然只有一个旋钮,但通过切换,你可以分别控制话筒1、话筒2、SPDIF、线路5/6、线路7/8、DAW的音量。当然你也可以自定义,比如你不用SPDIF,那就把它改成控制线路11/12的音量,这在控制软件里就可以实现。 TC的Kontrol小控制台不仅是个控制器,还内置了话筒可作为对讲器使用,当你打开对讲后第12条输入通道就被屏蔽掉了,因为对讲话筒要占用它。但这样做的好处也很明显,那就是对讲的声音通过哪个通道输出是可以灵活分配的,比如主输出、Aux 1、Aux 2或同时进入Aux 1和2。甚至你可以把它当作小话筒聊QQ、MSN、Skype、Gtalk……前面提到了TC的NEAR技术,实现多Konnekt卡并成同一块声卡来使用。虽然我手头没有其它的TC声卡,但显然你可以把Studio Konnekt 48的对讲信号发送给连接在一起的Konnekt 24D,确实超灵活。 我们都知道对讲系统有两种模式:一是按下按钮开始对讲,再按下停止对讲。二是保持按钮按下是对讲,松开手就停止对讲。Kontrol把这两种模式结合在了一起,你爱用哪种就用哪种,很人性化的设计。 如果你自己有对讲系统了,或者想用更好的话筒,也可以做到,但必须把话筒声音输入到4或12通道,这样才能灵活的选择对讲声音从哪里输出。